现在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合肥电网最大负荷连续三次打破历史纪录

时间:2025-07-22 12:35:00 浏览: 0

大皖新闻讯 7月22日,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3日、4日、7日,合肥电网最大负荷连续三次打破历史纪录,最大值为7日创下的1341.2万千瓦。截至今年7月21日,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先后8次超越去年最大负荷值,其中超越1300千瓦3次。

入伏后,合肥或将迎来新一轮持续高温天气,合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密切关注气温变化情况和用户负荷增长情况,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做好电力电量平衡,确保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合肥地区7月总用电总量同比增长20.44%

“和往年相比,今年‘出梅’时间较早,7月上旬出现一波持续35度以上高温天气,广大市民电力需求旺盛,合肥电网多项纪录连续刷新。”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副主任张传海介绍,截至7月20日24时,合肥地区7月总用电总量达4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4%。

今年入夏前,合肥电网最大负荷连续三次打破历史纪录,最大值为7日创下的1341.2万千瓦。截至今年7月21日,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先后8次超越去年最大负荷值,其中超越1300千瓦3次。入伏后,合肥又迎来新一轮持续高温天气,电网最大负荷稳定高位运行,如出现连续极端高温,电网最大负荷或将再创新纪录。

据介绍,入夏以来,合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密切关注气温变化情况和用户负荷增长情况,先后完成3轮负荷滚动测算,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做好电力电量平衡,有针对性地优化电网运行方式178处,确保整体“大电网”运行平稳。

合肥电网今年上半年投运新变电站7座

城市平稳度夏,电网建设是“核心”环节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在1个月前,500千伏舒邑变电站顺利投运,这是合肥市第六座500千伏变电站,安徽电网“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站点新增200万千伏安变电容量,可满足超百万普通家庭需求。“今年上半年,合肥电网共投运新变电站7座,新增变电容量283万千伏安,使得电网平稳度夏更‘有底气’。”张传海说道。

今年6月底前,合肥供电先后完成130余座变电站的270余项检修工作,12条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合肥段的检修任务,对桥头集、放王等20余座变电站开展升级改造,有力地提升了今夏合肥电网“健康水平”。

虚拟电厂进行负荷调整,实现“削峰填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能源成为电网平稳度夏重要力量之一。就在7月20日11时58分,合肥地区新能源发电出力达406.7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约占地区实时总负荷的35%。截至目前,合肥新能源总装机容量为624.34万千瓦,占地区电源总装机容量的54%。

此外,当前合肥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为33.26万千瓦/129.92万千瓦时,它们可以储存并“转移”部分光伏电力至19时之后晚高峰时段使用,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消纳,进一步增强电网供电和调节能力。

记者在合肥供电公司虚拟电厂智慧大屏前看到,目前合肥虚拟电厂接入资源总容量1205.3兆瓦。该虚拟电厂2023年升级为全国首个“5G+量子加密”虚拟电厂系统,它本身不发电,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把散落的充电站、换电站、光伏电站、新型储能等负荷整合起来,实现统一、精准的智能控制和协调优化。

“迎峰度夏期间,我们将根据电网实际负荷情况,利用合肥虚拟电厂开展负荷调整工作,实现‘削峰填谷’;联合政府部门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调整,让电动汽车变为‘充电宝’,通过连接V2G充电桩向电网反向放电,全力保障今夏电网平稳运行。”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责陈璐说。

智能巡视系统及时发现并消除电网问题隐患

肥西变是合肥地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皖电东送”中重要枢纽变电站之一。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站最大运行负荷接近200万千瓦,相当于电网历史最大负荷的15%以上,重要性不言而喻。

7月22日当天,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肥西变电站,该站内设置的无人机和机器人可定时完成多次红外测温特巡,高清云台和红外云台等监控装置自动完成设备监视、运行数据抄录等工作,大幅缩短了人工巡视全站所需时间,遇到问题自动报警,进一步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

迎峰度夏期间,合肥电网通过变电站区域智能巡视系统对辖区重点变电站开展精细化特巡,组织运维人员在每天的午高峰、晚高峰时段开展红外测温特巡全覆盖,吉泉线、淮芜线等华东供电“动脉”沿线的14座无人机机场每日开展两次精细化巡视和带电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问题隐患。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王蕊 摄影报道

编辑 陶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