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低价购二手车被骗13.6万 民警帮其全部追回

时间:2025-07-05 00:15:00 浏览: 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白云 实习生 熊子恒 通讯员周剑波 舒星 汤文)原本以为捡漏买到了心仪的豪车,没想到差点血本无归!近日,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成功破获一起以售卖二手车为幌子的诈骗案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6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二手车交易遇陷阱,13.6万元车款打水漂

“警察同志,我被人骗了13万!”4月10日,黄先生火急火燎地到黄陂区公安分局前川派出所报案,称其在网上购买二手车被骗,购车款13.6万元已付清,却迟迟未收到车辆。经了解,黄先生于3月30日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看到“许某”低价出售二手豪车的信息,后与“许某”转到微信上联系并指定要购买一辆宝马二手车。为取得黄先生信任,“许某”将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以及宝马车辆图片发给黄先生。双方最终商定以13.6万元成交。

4月1日,黄先生向“许某”支付了6000元订车款。后按照“许某”的要求,黄先生于4月3日将剩余的13万元购车款全部转至河南郑州一家二手车企业的账户。然而,付款后黄先生却未等到宝马车,询问“许某”物流情况时,其以各种理由拖延,直至一周后仍未收到车,后来“许某”也一直不回复消息,黄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遂报警。

警方抽丝剥茧,全力追查诈骗线索

接警后,前川派出所民警王智鹏、谭绍波立即展开调查。“三天你就把13.6万元全款转给对方了?”王智鹏问道,黄先生答道:“是的,我自己也是二手车中介,现在二手车交易非常便利快捷,行业内都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先付款交车,后面再补合同和过户材料。”根据黄先生的购车信息及聊天记录,民警发现“许某”提供的车辆物流信息是假的,初步判断黄先生遭遇了诈骗。为尽量挽回损失,民警迅速向银行申请止付并冻结黄先生转账的二手车企业账户。

5月10日,二手车公司负责人李某因账户被冻结,前来派出所询问情况。经核实,该公司确实收到“许某”的购车款项共计13.5万元,但“许某”在车企购买的是一台二手奥迪A6,并非黄先生指定的宝马,并且从中截留了黄先生的一千元钱购车款。李女士称,4月初,“许某”在她手上订购了一台二手奥迪车,也确实收到13万元的购车款,便让“许某”将奥迪车提走,几天后,许某才到店交付剩余的尾款。

“我们确实是收到车款后正常售出车辆,谁知道钱会出问题呢?”原来,“许某”提奥迪车的车款正是黄先生“许某”订购的宝马车费用。“许某”提走奥迪车辆之后便下落不明,对黄先生的微信电话均不回应,像人间“蒸发”了,此次案件陷入迷雾。

“奥迪车又去了哪里呢?”王智鹏随即联系河南警方协助调查。5月23日,通过调取二手车市场的视频监控,在反复的侦察中,民警发现“许某”在交付尾款时驾驶了一辆黑色大众轿车,经核实,该车登记人为任某。这与在微信上提供身份证给黄先生的“许某”不是同一人,而任某与“许某”长相又极度相似。

“任某为什么要来交付尾款呢?他与‘许某’是什么关系呢?”找不到“许某”的踪迹,民警决定转换方向,顺藤摸瓜从任某入手寻找突破。

假身份难逃法眼,揭开诈骗真面目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6月17日王智鹏、谭绍波带队前往河南,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于当晚将任某抓获。经审查,原来任某就是“许某”。任某本身也是一名二手车交易的中介,平常会在一些平台上发布二手车信息招揽客户。原来是本本分分做生意的,看到“外地人”黄先生来询价,手里也缺钱,临时起意动了歪心思。

黄先生指定要购买一辆宝马二手车,任某便在网上搜索黄先生指定的车型照片发给黄先生,谎称其有车源。并伪造“许某”这一虚假身份骗取黄先生和二手车企的信任,黄先生将13.6万元的购车款转至郑州的二手车企。事后任某却向二手车企声称其购买一辆奥迪车,任某将奥迪车提走后转手以11.7万元的价格变卖。

6月24日,黄先生被骗的13.6万元车款被全额退回,在查清河南车企无涉案嫌疑后,迅速将其银行账户解除冻结。6月25日、30日,两地群众分别将“破案神速显担当 追赃挽损解民忧”“神警雄风破案快 感谢人民好警察”两面锦旗送到派出所,对民警锲而不舍的追赃精神表达诚挚谢意。

目前,犯罪嫌疑人任某因涉嫌诈骗罪依法已被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纠错】编辑:邱玲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