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8万只气球喷薄而出,汇聚成一片绚烂的彩色海洋,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视觉震撼。来自河南的气球放飞技术指导崔建伟有幸参与其中。
中国气球艺术行业协会河南省分会会长九三阅兵气球放飞技术指导 崔建伟:看到八万只气球腾空而飞,真的很激动,很自豪,这八万只气球不是随意而定的,它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虽然已经有过国庆70周年大阅兵、建党100周年庆典气球放飞的经验,崔建伟丝毫不敢松懈。在阅兵式现场,要把装在100个球笼的8万只气球安全、准时释放,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控制”。气球充气的时间要精确到秒,气球的大小也有严格的标准。
中国气球艺术行业协会河南省分会会长九三阅兵气球放飞技术指导 崔建伟: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600名学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每完成一个气球的打结,要控制在2秒钟时间,每颗气球的充气直径要精准到26厘米,这个黄金尺寸我们是经过气球的摩擦、氦气的浮力、升空的速度等十几项指标反复测试得出的结果,
因为气球使用的是稳定安全的氦气,但是容易散气,影响放飞效果。崔建伟他们必须到达现场附近再充气。可是8万只气球是一个庞大的数量,怎么来得及呢?
中国气球艺术行业协会河南省分会会长九三阅兵气球放飞技术指导 崔建伟:我们必须在大会开始前五六个小时开始充气,要在80分钟内完成充气,要保证在2秒钟完成一颗,我们用了上万次的训练才控制准确。队员要不断地训练,形成一种肌肉记忆。
按照崔建伟的指挥,在放飞前,队员们要进入2米多高的球笼,手动调节气球位置。气球一共有六个颜色,红、橙、黄、绿、深蓝、浅蓝。怎样保证升空时色彩绚丽,相同的颜色不扎堆?崔建伟他们进行了很多次试验。
中国气球艺术行业协会河南省分会会长九三阅兵气球放飞技术指导 崔建伟:球笼是特制的,有顶盖和门帘,双重保险,顶盖确保气球不意外升空,门帘是防暴晒防止气球炸裂。在放飞的时候,计算好时间差,每个球笼依次拉开门帘,既能保证气球颜色层次分明,又能达到一种巨龙腾飞的造型。
崔建伟告诉记者,能再次参加这样一场活动,不仅是自己人生又一个高光时刻,更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和平的礼赞,值得一生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