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330 条河流超警!“七下八上”防汛考验极不寻常,主汛期仍须警惕极端天气

时间:2025-08-19 11:33:00 浏览: 0

中国网8月19日讯(记者 张艳玲)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18日表示,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经历了极不寻常的防汛考验,暴雨洪水散发并发、极端性强、致灾性高。我国主要江河共发生2次编号洪水,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7条河流超保,22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面对复杂严峻的汛情,各级水利部门凝心聚力,成功抵御多轮灾害侵袭,最大程度降低了损失。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降雨极端性强,台风登陆频繁

在水利部18日召开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姚文广表示,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雨情水情汛情总体呈现四大特点:

降雨点强面弱,极端性强。全国累计面降雨量115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但局地降雨极端性突出。7月23至29日,河北兴隆六道河、北京密云大城子累计降雨量均超600毫米,接近当地常年年降水量;保定东水冶达635毫米,相当于当地常年年降水量的1.3倍。8月7日晚,甘肃榆中县峡口6小时、12小时降雨量均超过历史极值1倍。

台风登陆频繁,影响面广。3个台风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多1个,出现“三台共舞”2天、“双台共舞”7天的罕见现象。“韦帕”“竹节草”“杨柳”均两次登陆我国,先后影响太湖、浙闽、淮河、珠江、长江5大流域13个省份,给多地带来暴雨洪水。“竹节草”一度停编24小时后“死而复生”,以奇异路径登陆我国,在江浙皖上空盘踞3天,造成太湖水位超警。

洪水散发并发,涨势迅猛。滦河、太湖各发生1次编号洪水,全国共有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与常年同期持平略偏多(3%)。海河流域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滦河几乎同时出现洪水过程;黄河流域北洛河陕西吴旗站11小时水位上涨10.4米;7月27日,全国有12条河流同时处于超历史洪水状态。

汛情区域分化,北方偏重。全国汛情总体呈北方重于南方的态势。海河流域发生“25・7”区域性大洪水,北京潮白河、天津蓟运河支流泃河等均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北方地区共有18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占同期全国超历史洪水河流总数的8成以上。

多维度防御体系筑牢安全屏障,高效处置各类突发险情

面对严峻汛情,水利部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水工程。

在指挥调度方面,水利部在“七下八上”期间滚动会商8次,特别是海河流域暴雨期间5天内3次会商部署,累计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响应3次、Ⅳ级应急响应12次,派出37个工作组赴一线指导;充分发挥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作用,每日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全国各级水文部门发布洪水预报17.1万站次、洪水预警543次,会同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30期,利用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发布24小时预警31期。

水工程调度科学精准。全国1388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调度,拦蓄洪水146.5亿立方米,减淹城镇332个(次)、耕地184.78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06.18万人(次)。在应对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期间,密云水库累计拦洪6.42亿立方米,最大削峰率达99%;太湖提前预降水位,拦蓄上游来水10.43亿立方米,大幅减轻防洪压力。

针对北方地区暴雨山洪多发情况,水利部强化责任落实,完善预警“叫应”机制,应用LBS位置预警和智能语音技术覆盖外来务工、旅游等流动人员。各地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发布县级山洪灾害预警7.5万次,启动预警广播1.57万次,发送预警短信3142.11万条(责任人)和7.55亿条(公众),提前转移安置77.17万人次,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水利部门还加强部门协作,督促封闭高风险区域,有效管控山洪灾害风险。

科技赋能提升防御现代化水平,从“被动抢险”实现“主动控险”

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在防汛实战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全面运转,水利部门利用水利一号卫星及组网卫星、无人机等资源,构建覆盖2600万水利对象的数字孪生平台,生成10×10米格网精度的全国数字流域水系。

流域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显著提升。水利部门提前1天准确预测滦河“2025年第1号洪水”,提前2天精准预测太湖“2025年第1号洪水”;海河流域洪水期间,水利部门提前3天预演密云水库最高库水位155.60米,与实测155.59米仅差0.01米,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技术广泛应用。全国水库大坝监测覆盖率大幅提高,密云水库在遭遇建库以来最大洪水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确保大坝安全;贵州、广东等地应用探地雷达、无人机等技术,成功处置水库堤防险情,实现从“被动抢险”到“主动控险”的转变。

主汛期极端天气仍可能发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虽然“七下八上”关键期已过,但当前全国仍处于主汛期,极端天气事件仍有可能发生。据预测,8月下旬东北、华北、华南等多地降水将偏多3—6成,可能有1个台风影响我国;9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将有10—11个台风生成,2—3个可能登陆或影响我国。受此影响,黄河中游及支流、海河流域部分河流、松辽流域、长江上游、珠江流域等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将持续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压实防汛责任,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善始善终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姚文广说。

编审:蔡晓娟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