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一趟儒家文化之旅的“时空穿越”

时间:2025-05-22 10:18:00 浏览: 0

夜游鲁源村人气旺。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也可以很好玩。”今年五一假期,位于尼山文化片区的鲁源村进入试运营阶段,其以山水为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创新融合,通过“以游代学”的方式,打造“全龄、全时、全季”的游览体验。如今,这里正成为展示儒家文化的新名片。

一年来,济宁市在文化“两创”实践中,落地与登峰并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陈丹济宁报道

明礼鲁源

展示儒家文化新名片

一年前,鲁源村刚完成首开区建设,核心建筑尚礼阁及其他重点区域仍处在建设中,小品景观也在持续优化。今年2月至3月,鲁源村成为尼山片区的主战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的在与团队头脑风暴,讨论创意呈现;有的狠抓进度,推动项目建设。大家为鲁源村开门迎客全力以赴。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相对于尼山圣境更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鲁源村更活泼、放松。“我们希望大家能在鲁源村慢下来,在度假中体验明礼生活。”

“鲁源村里的思齐堂、知新堂等乡校组团,呈现的是礼、书、御等,涵盖文字的演变以及古人是如何驾车的。”鲁源村研学产品部助理部长刘继福介绍,乡校组团配备完整的数字体验场景,打造“科技感满满”的情景课堂,游客可在此与历史人物互动,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也可以很好玩。一方面我们在汲取、提炼厚重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在向观众们展示、传达时,希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并渐渐喜欢上优秀传统文化。”

刘继福以不能承受之重总结他的一年,“加班很多,开发故事线、剧情线,有时做到夜里2点,但也很幸福,在鲁源村实现了很多创意和想法。”他说,伴随鲁源村的开启,尼山景区进入了2.0时代,期待背靠尼山的鲁源村,能够成为“中国研学第一高地”。

剧目设计方面,鲁源村拥有更多的室外演绎,互动性更强,也更开放。工作人员期待鲁源村将成为展示儒家文化的新名片。

除鲁源村外,三孔景区、尼山圣境、微山湖景区等景点,都吸引着国外内游客纷纷到济宁朝圣、打卡。据统计,2025年1至3月份,全市重点监测的34家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58.73万人,同比增长9.08%,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7.03%。

文化“两创”

圈粉更多的国际友人

“这几年村子变化特别大,泥泞的小路变成沥青路,洗完衣服满大街流的水也并入了地下管网,家家通了天然气、用上了自来水。”在济宁市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文化街,返乡创业青年程琳展示着定制蜂蜜产品。“我们村里生态优美、景色怡人,农户有着蜂蜜、地瓜等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但卖不出去。我开启直播,吸引顾客进行购买。”程琳说。

其实,龙湾湖艺术小镇不仅拥有农产品展销中心,还有“手造”创意玻璃房、“非遗”产品摊位、研学工坊等,是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展示体验的窗口和地标。随着文化游、乡村游愈发火热,龙湾湖艺术小镇开发的阅湖尚儒研学基地、龙湾湖文创街区、龙湾书院等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打卡体验。“现在到龙湾湖艺术小镇研学的团体、散客,周末加起来能达到1万多人,像春节、五一等长假的话,一天能达到两万到三万人。”泗水县等闲谷文旅板块合伙人田彬说。

“近一年,研学团体和个人数量越来越多,大家体验扎染、陶艺等非遗的热情也十分高涨。”阅湖尚儒研学基地负责人刘雪梅介绍,小镇将非遗代表性项目与研学课程深度融合,制作各类高质量研学课程60多个,游客们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本地特色文化品牌如何传承与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小镇还链接着国外游客,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陶艺制作体验令我十分愉悦,整个过程充满美感。它灵动、有趣、充满创造力,尽管是第一次尝试,我十分喜欢,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认知。”在龙湾湖艺术小镇的陶朱工坊,约旦友人AmaalAlkhatatbeh亲手制作了一只陶艺品,她说会把这件作品带回约旦。

“约旦和中国拥有相似的文化基因,比如约旦也有陶艺,这是我们共同传承千年的独特文化遗产。持续深化合作互鉴对我们至关重要——既要学习彼此文化的差异之美,更要珍视那些让我们紧密相连的共同价值。这将为两国当前与未来的合作奠定最坚实的基础。”AmaalAlkhatatbeh说。

阐释传播

经世之道与齐鲁古道

在文化“两创”登峰方面,济宁立足资源禀赋,厚植文化根基,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正本清源的研究。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泰山学者方朝晖发布了新书《何以经世:儒家治道及其现代意义》。“我反对制度决定论,更加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更加注重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方朝晖介绍,本书试图揭示儒家一整套治道思想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特别是它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的深厚土壤。这有助于解开儒家治道的一系列原理在中国文化中产生及长盛不衰的秘密根源。研究方法方面,则是“思想史”的,即解释而不是倡导,理解而不是建构,发现而不是创造。他认为,思想史研究的灵魂是理解和解释,而不是建构或制造。

“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文化心理结构层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有弄清楚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源。”在书中,方朝晖提出中国文化的三个基本预设,即此世取向、关系本位、团体主义,并认为其已有长达至少三千年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方朝晖表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引进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话语分析中国社会,但出现诸多不适应、不适宜的方面,这是否因为中国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性,及以此为基础的整合之道,因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西方社会科学的范式。也许,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之外,拥有一套‘中国式’的理论预设或概念系统;这套中国式的概念系统的建立,需要通过分析中国文化的习性来发现。

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齐金江评价说,该书形成以学术研究带动文旅发展的新范式,对济宁文旅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他表示,除时间轴线外,儒家文化中还有一条地理轴线,即涉及曲阜、泗水、博山、临淄等地的齐鲁古道。两条轴线的结合,有利于将深奥的学术研究与大众易于接受的文旅文化相结合,推动齐鲁文化的繁荣和文旅事业的发展。

儒风浩荡润古今。济宁将扛牢新时代文化使命,聚焦推动文化“两创”,在打造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上加力提效。同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出新”,全方位突破尼山文化片区,加快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鲁源小镇等项目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出圈”,编制新一轮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深度推进百家景区焕新,加快3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等。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出彩”,实施文艺高峰攀登工程,冲击“群星奖”等国家级奖项,开展“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等。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