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亩均增收4000元!泉州这个村种“草珊瑚”,蹚出生态富民新路

时间:2025-08-24 06:06:00 浏览: 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文/图

近日,记者走进泉州市安溪县虎邱镇竹园村前垵下龙潭草珊瑚种植基地,一株株草珊瑚绿意盎然,在树荫下舒展枝叶、茁壮成长。

草珊瑚兼具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是市场上需求旺盛的珍贵植物,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竹园村恰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丰富的林木资源层层叠叠,肥沃的土壤富含养分,温润的气候四季宜人,为草珊瑚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家园”。

自去年起,竹园村主动谋划产业发展,引导村民抱团成立衡安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创新探索出“杉木+草珊瑚”林下套种模式。这一模式巧妙利用杉木林的遮阴特性,为忌强光、喜阴凉的草珊瑚打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从去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草珊瑚等中药材。目前,草珊瑚种植面积已达15亩。”衡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城福介绍,草珊瑚种植周期短、收益稳,第一年栽种后,第二年即可进入采收期,亩产预计能达到750至800公斤;从第三年起产量还会逐年提升,最高亩产可突破1500公斤。更省心的是,草珊瑚采收时只需保留地下根茎,后续便能像韭菜一样反复收割,真正实现“一次种植,多年采收、受益”。

周城福给记者算了一笔“收益账”:按每亩采收1500公斤鲜品、每公斤市场售价3元计算,扣除种苗、人工等成本后,每亩每年仍能为农户带来3000至4000元的纯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草珊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基地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村民周志民笑着说:“平时没事就来基地帮忙除草、施肥等管理,基地不仅提供午饭,每天还能拿到150元工资。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又能多一份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编辑:潘泽彦

审核:宋晖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最新推荐